►【佳作六】我愛米食 -- 作者 蕭行雅


        「民以食為天」,自古以來米飯即為華人文化的主食。然而,長久以來天天吃米飯,人們竟也發展出許許多多以米飯做成的各種特色食品,而這些都是人們的智慧與巧思所創造出來的成果。我愛米食,它們是讓我每天能量滿點的狠腳色;我愛米食,因為它「淡抹濃妝總相宜」,無論是純粹的白米飯或者配著魚肉與菜,那都是我的愛;我愛米食,而且絕非僅止於白米飯,概括來說,所有你能想到的米製品都能讓我食指大動。

        其中我最愛的米製品非壽司莫屬。最早的壽司是由中國人所發明。還記得小時候為了兼顧我們三餐均衡,媽媽總是會幫我帶便當。我母親是位家庭主婦,雖然每天替我做便當已成為她每天都會做的事,但她偶而還是會因為該為我準備什麼中餐而苦惱半天。而這時我就會調皮地說:「媽媽,媽媽,包壽司!壽司最方便了!」。殊不知其實我只是貪於壽司的美味,其實後來媽媽告訴我,壽司的製作方法並非如此容易,是要花費許多的工時的呢!我喜愛壽司還有一個原因是看著媽媽把食料一個一個步驟地放到海苔上,再用壽司捲將它包起來,這樣的過程總是令我興奮不已。每次媽媽才剛切好立刻就立刻落入我的嘴裡。尤其邊邊的那兩塊總是最美味多滋!因為沙拉都被擠到兩旁了!用米飯做的壽司既美味可口又讓人欲罷不能,主角即是那浸泡過醋汁的米飯,香甜又令人讚不絕口!

        相信大家對於飯糰都不陌生吧!將半顆滷汁欲滴的滷蛋、酸菜以及剛炸好的切半油條層層擺放於飯糰之中,接下來一個動作,兩手像作揖一般將飯糰往中間搓捏,一顆好吃的飯糰便完成了。飯糰也是我非常喜愛的米食之一,它既方便帶出門又能讓我吃飽飽,最重要的是,它是我唯一會做的一樣米食。每當媽媽忙碌無法幫我準備中餐時,飯糰也是我的救命恩人。我非常享受製作飯糰的時光,有時媽媽會買我最愛的麵筋再炒上一碗牛蒡絲讓我自行添加。因此每次吃到的飯糰都不一樣,有種新奇的滋味。

        每每到了端午節便是吃肉粽的日子。從小我就熱愛肉粽,香香的糯米包藏著菜圃,肥豬肉以及香菇,連看了都會令人垂涎三尺。我最記得的是小時候我和哥哥總是會圍在媽媽身邊看著她手腳俐落地將一顆顆肉粽綑綁在廚房的角落,廚房的香味四溢,還會飄送到客廳,整個家裡都洋溢著幸福的味道。然而這些年媽媽卻都沒有包肉粽了,由於媽媽也幫舅舅帶小孩,身為褓姆的她實在很難閒的下來,雖然偶而我們會吃到阿姨送來的肉粽,但是仍舊懷念著母親的味道。

        我很慶幸自己出生於這個地方,以米飯為主食的地方。尤其台灣本島所出產的池上米更是名揚國際。米食能變幻出各式各樣的美味佳餚,讓我們的三餐更多采多姿,更是鞏固身體機能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身為以米食為主食的華人,我真心引以為傲。